人面桃花相映红
2月19日,与友人结伴登白云山观赏桃花。沿着白云大道北上,刚过广州体育馆就塞车了,车龙一直排到白云山西门口,徒步登山是更好的选择。
登山道上,游人如鲫,男女老少扶老携幼,青年情侣手拉手、肩并肩,齐奔桃花涧,热闹场面简直同赶庙会一样。
广州人十分喜爱桃花,因为广东话“红桃”与“宏图”谐音相似。因此,广州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习俗:在春节前夕要买一枝桃花回家,或在商场、宾馆、酒楼插在花瓶中,寓意“大展宏图”,行“桃花运”的好兆头。桃木又可驱邪赶鬼,大吉大利。所以,桃花在广东被誉为“中国的圣诞树”。
桃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木之一,是象征春天的名花。我国人民把桃花和桃子都作为吉祥物,视为仙木、仙果、寿桃。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叙述桃的药用价值有10多页。在《礼记·檀弓》中,也有“桃,鬼所恶” 之说。隋代《玉烛宝典》记曰:“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即为今桃符也。” 今天的贴春联,是由桃符衍变而来的。
由于去冬今春广州天气比较和暖,大田里供作年花的桃树,春节前花已盛开,所以今年春节很少人家里插上桃花过年。而白云山山高气寒,气温比市内低,桃花在春节后依旧笑春风,吸引许多广州人来山上“补课”。
与我们同行的小赵笑着说:“今天是来行桃花运的。”而关于“行桃花运”这个典故,晋人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了汉帝刘晨与阮肇“远行十三日,甚饥”的故事。他们在途中饥饿,上山去摘桃子吃。在一条小溪边遇见两位绝色佳人,宛若仙女,将她们邀回家中用饭。膳罢,又有一群少女持桃上贡,然后酒酣作乐,庆贺这一仙凡艳遇。
后人则在这则记载的基础上,演化成现在的“桃花运”。
来到桃花涧的门楼,挂满了橙红色的炮仗花,像燃放着万千爆竹,欢迎各方来客。导游说,今年2月8日,桃花涧里的桃花已经盛开。我举目远望,绯红一片,近看殷红万点,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驻足观赏。
人群中,有的在欣赏桃花,有的在花前树下拍照,个个满面春风,笑口盈盈。有些年轻姑娘,学习古代杨贵妃三姐,素面朝天,仰望桃花,吸纳桃花的精气,以滋润容貌,获取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效果。
桃花涧是白云山明珠楼游览区一个以观赏桃花为主的中心景点。相传,古代有一位高僧隐居于此,以种桃花为乐,天长日久,桃树漫山遍野,而得名桃花涧。1999年,广州市园林部门以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为构思主线,扩建了这片独具东方特色的山水写意园林,栽有白碧桃、绯桃、蟠桃等10多个品种1.3万多株。每年早春二三月间,满园桃花竞放,姹紫嫣红,是广州近郊的一个“世外桃源”。
在桃花涧的小溪旁,我拜读了铭刻在石壁上的《桃花源记》。文中描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真是好一番世外桃源美景,不仅为后人留下一则桃花的典故,更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和平、安宁、祥和、美好,没有世俗烦恼的理想世界画图,塑造了一个令人遐想和倾心的梦想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