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花海经济的蓬勃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发棣教授领衔的菊花课题组,通过与政企合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研发成果,为助力菊花产业和花海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秋时节,正是安徽蚌埠禾泉农庄菊花主题花海的盛花期,五彩斑斓、花开正艳的菊花,像天女散花一样撒向大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拍照。农庄景区策划强天宇告诉记者,由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提供品种和技术打造的菊花主题花海占地35亩,种植各种菊花300多个品种。去年花季,入园赏花游客突破40万人次。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赏花游客比去年同期还增加10%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禾泉农庄菊花主题花海只是该课题组通过菊花新品种、新技术等研发成果,助力菊花产业和花海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加速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的冰山一角。该课题组教授房伟民告诉记者。目前课题组通过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已在江苏南京、淮安、射阳,安徽滁州、黄山,云南盐津、开远及湖北麻城(建设部扶贫点)、贵州麻江、陕西商洛(国家级贫困县)、湖南岳阳、云南盐津、开远等地建立了30多个研发与展示结合型、产业带动观光型、观光带动产业型和观光型、产业型等菊花基地,新品种菊花用量占比达70%左右。
据房伟民教授介绍,菊花不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花之一和秋季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花卉,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该课题组经过20多年的积淀和不懈努力,目前已收集保存菊花及其近缘种属植物种质资源5109份。在此基础上,育成新品种400多个,其中‘金陵白凤’、‘金陵皇冠’等48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授权。同时还研发了菊花菜肴、菊花酒、菊花茶、菊花精油、化妆护肤品等菊花深加工系列产品。“我们创新研发的菊花口红新产品,仅在最近的校友回校日活动期间,就销售了1万多支。”房伟民教授说。
房伟民教授介绍说,菊花不仅适应性强,耐寒耐瘠、耐热喜凉,而且应用地域广。北到黑龙江、西藏、新疆,南到海南、云南,全国不同气候区都适宜栽培。此外,繁殖简单,生育周期短,应用多样性高、产业链长,产品丰富,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代表性花卉。目前,我国切菊花生产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和产值分别达28亿枝和20亿元。而全国用于园林、庭院、主题菊展的盆栽菊生产种植面积约3万亩,产值约6亿元;用于茶、药、食用的菊花种植面积约50万亩,产值约40亿元。其中仅江苏射阳一个镇的茶、药兼用品种‘杭白菊’的种植面积就达10万亩。
在房伟民教授看来,尽管该课题组在菊花创新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就菊花主题花海建设而言,还是“业余”的。因此,随着花海经济的发展,课题组近年来已关注到菊花在花海建设中的应用,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发工作。目前已成功培育并在花海建设发展中推广‘灵溪’、‘灵峰’、‘灵岩’等系列的早、中、晚花期,花色、花型不同的新品种,其中仅‘灵峰’列品种就有6、7个花色品种,基本满足了菊花主题花海建设的需要。
房伟民教授说,营造花海的菊花与切花菊、盆栽菊花不完全一样。除了要求色彩艳而持久,花相整齐外,因为是露地栽培,因此还要求抗逆(抗病、抗旱)、生长势旺、抗倒伏。而营造花海的盆栽小菊品种,则要株形紧凑、自然成球,着花繁密、开花一致。
房伟民教授表示,下一步,课题组将根据花海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丰富、满足南北方不同地域需求(北方多要求花期早、耐早霜,南方则需要耐热、抗病)的花海专用品种以及茶用、药用、深加工专用等品种的选育,并集成熟化减缓菊花连作障碍技术和绿色生产、节本增效生产等技术,推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蚌埠禾泉农庄满坡漫山的菊花激情绽放
南京农业大学盆栽、地被菊资源圃
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花卉基地露地菊花海
营造菊花花海的专用菊花品种
南京农业大学福建三明基地
露地菊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