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进人退”变为“人进沙退”——我国防沙治沙履行绿色承诺综述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已由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
“全国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沙化土地由二十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他说。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同时在发布会上提醒说,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生态还十分脆弱。
“人进沙退”使中国北方一些城市天气状况有所好转。“尤其是京津周边地区,平均植被盖度比8年前提高了20%,并基本形成了抵御风沙危害的三道生态屏障。即在沙化草原通过沙障、灌草结合的措施固定流沙;在坝上及雁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阻止风沙侵袭;在北京及城郊地区建设纵横交错的绿化网,形成了功能强大的空气净化器。”刘拓说。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董瑞龙称,由于北京市的植被增加,裸露的沙源减少,历史上一度肆虐北京的浮尘、扬沙现象,特别是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明显下降,由上世纪50年代年均3.2次下降到目前的年均0.4次。
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67.4%,收获了246个蓝天,比2001年提高了近15.6个百分点。
刘拓说,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我国北方,分布着广袤的沙化土地。土地沙化是这个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推进了沙化土地治理和沙区生态保护进程。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科学合理布局了全国防沙治沙主攻方向,整体推进了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并有效活化了防沙治沙的工作机制,优惠了相关政策,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治沙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启动实施了一批治沙重点工程,这些年中央每年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对重点地区沙化土地进行防治,年均有效治理面积达100万公顷。”刘拓说。
曹清尧表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生态还十分脆弱,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处在落后位置,特别是今年连遭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遭到重创。
他说,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确保生态快速改善的目标。适度扩大工程造林规模,力争未来3年,每年净增森林面积245万公顷以上;大力推进森林经营工程,进一步扩大森林经营规模,大幅度提高我国森林资源储量和贮碳能力;加大森林资源尤其是林地保护和执法力度;在全国普遍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以森林为依托的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目标。
来源: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