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柏斌报道 198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倡议梅花为中国国花;1988年,陈俊愉先生又提出“梅花牡丹双国花”方案。但时至今日,我国国花仍未确认。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在今年的两会上,第四次提出“把牡丹确定为国花,或尽快组织开展国花评选活动,将评选结果提交全国人大确定后,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的建议,再次引发业界关注。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理事、《北京梅花》主编许联瑛就是其中之一。
许联瑛一直推崇陈俊愉先生首倡的“梅花牡丹双国花”主张。她认为,牡丹为国花的“一花之说”殊为不妥。
许联瑛说,尽早确定我国国花,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共识。40多年来,在经历社会充分酝酿和广泛讨论后,目前已基本形成“牡丹或梅花一花之说”和“梅花牡丹双国花”这样比较集中的意见,说明民意基础和历史选择已趋于明朗。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通过对这两种意见的对比,于2019年7月20日,专题撰文表达完全赞成陈俊愉先生首倡的“梅花牡丹双国花”方案。
王文采院士在文中提到:三十多年前提出“双国花”主张,即牡丹、梅花并为国花。我赞成这一宽广包容、大公无私的主张。两花都为我国原产,种植历史悠久,形象多有特色,都有被作为国花的历史。牡丹象征物质文明,象征国家富强;梅花象征精神文明,象征民族品格。两花并尊,象征意义就比较全面充分,也会得到更多群众支持。而两花较之一花,也更能反映我国花卉植物资源的丰富多彩。我认为两花并举是最理想的方案,赞成牡丹、梅花并为国花。
我国面临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以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居安思危,永远保持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陈俊愉先生作为“梅花牡丹双国花”的首倡者,提出“牡丹代表物质文明,梅花象征民族精神”以及“用梅花精神重振中华民族道德”的观点,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许联瑛强调,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梅花、牡丹作为国家气象和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共同具有完整而不可割裂的文化象征意义,梅花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和气概,牡丹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想实现牡丹一样的繁荣昌盛,永远离不开艰苦奋斗的梅花精神。
在许联瑛看来,不论从我国大国地位和历史担当计;从国家长治久安计;从两岸和平统一计;从民族团结和中华文化的完整性计,结论都足以支持梅花牡丹双国花。
梅花专家许联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