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导游工作10多年了,每天都带着外地游客游览漓江,可以算是这几年漓江变化的见证者。”36岁的导游肖鹏在漓江边长大,说起漓江保护他特别有感触。“这几年,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漓江的保护。清理鱼餐馆、治理挖沙、在漓江边实施一系列美化工程,等等。这一切我们市民都看在眼里。特别是2018年,桂林的游船全面提升改造。新升级的游船不仅内部环境提升了一个档次,重要的是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现在每次站在漓江游船上介绍桂林风景时,我都特别骄傲。”
绿色是桂林城市发展的底色,生态环境更是桂林的一张富有竞争力的名片。在创城工作中,生态文明是桂林一个引以为荣的亮点。近年来,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立市之本的桂林,以保护漓江、改善空气质量、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提升等为重点突破口,全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018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希望桂林探索出一条可供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借鉴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此,桂林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涵盖41个市直部门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朝着目标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保护漓江一直是桂林生态环境领域的重中之重。2018年,桂林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对漓江的科学保护,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完成了漓江游船3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绿色升级”,参考国际顶尖高端游船标准制造、节能环保性能突出的五星级漓江游船已在漓江上航行。此外,还基本完成了伏龙洲生态修复等漓江保护项目,持续治理漓江污水,等等。这些都让桂林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桂林好山好水好环境,生活在桂林我们很幸福!”居住在观音阁附近的居民唐先生如是感叹。2018年,桂林以治污科学化、工作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执法常态化为引领,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燃煤污染,并在严格管控移动源污染,强化城市扬尘污染、生活领域大气污染防治上实现不少突破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2018年桂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4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89%,超额完成自治区要求的优良天数比率87.7%改善目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超额完成自治区要求的43微克/立方米的改善目标。
“到2018年底,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自治区级生态县1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2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83个,市级生态村1406个。”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创建进一步强化了大家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鼓励了绿色发展实践。与此同时,各生态县区、生态乡镇不断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向生态要品牌、向生态要效益,特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市创城办负责人表示,桂林生态文明的亮点很多,我们要做的是按照中央文明办对创城测评的要求,把亮点展示出来,体现出桂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落实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治区级生态市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等,推进创城工作常态化。 |